根据目前这样的生猪存栏量及供应形势,与以往的供应形势比较,已有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再从生猪供应层面来分析养猪行情,已经失去了重要的依据,考量需求变化成为非常重要的分析基础。
过去一直以为,生猪存栏量在4.5亿头才能保证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这一数据在新形势下必须重新考虑。根据目前价格涨跌变化的拉锯战形势,可以认为4.1—4.3亿头生猪存栏有可能成为养猪供需新平衡的选点区间。
过去一直认为,猪粮比价5.5是养猪盈亏平衡点的参考数据。但是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随着猪场建设成本和养殖设备、疫苗药品等价格的高涨,养猪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因此,5.5的猪粮比价已经不能代表养猪收入和成本的平衡关系。根据目前的情况,这一数据应提高到5.7—5.9。
在新形势下形成了养猪业的新常态,这一新常态的属性需要深入地研究。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原来的条件都发生了改变。
从猪肉需求的角度分析,目前有以下的几点变化值得注意:
一、肉品消费人群的结构变化:肯德基前门店1987年诞生,麦当劳中国第一家店1990年诞生,这是鸡肉消费影响猪肉消费的标志性开始。这一影响从80后的孩子开始,当时的80后年龄10岁左右,80后因此成为肉品消费人群的分水岭。随着年龄的增长,80后的所有人已经成了肉品消费的主力。这种消费人群的结构性变化在今年开始得到体现。
二、肉品消费总量时代到来,造成肉品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剩余:由于消费主力群体的变化,导致肉品消费总量时代的到来,牛羊猪鸡鸭鱼等肉品相互替代,又相互补充。而今年出现了牛羊肉结构性短缺,而猪肉鸡肉结构性剩余。
三、肉品消费的全球化时代开始:随着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及价格的巨大差异,各类肉品进口已经司空见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平抑国内可能出现的单一肉品的高利润。肉食品企业的全球性合作使这一因素变得更为容易。
四、政府规定的诞生与节俭风气形成的影响:政府出台的八项规定直接影响了消费市场,作为猪肉来源的生猪价格自然不是例外。
五、猪肉消费品质的提升:近年来野猪肉、土种猪肉、有机猪肉、绿色生态猪肉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虽然饲养者的诚信体系有待培养,但这一趋势的到来却是历史必然。
这些猪肉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生猪的需求量,从而导致未来养猪市场更大的变数。供需平衡的数据必然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得到调整。
根据今年能繁母猪存栏情况,我们计算得出一组数据,这些数据粗略体现了2015年的生猪存栏情况(图四)。其中粉色线采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存栏数据,该数据绝对值较大,但根据每头母猪年提供17头肥猪计算,到2015年7月份存栏量达到4.28亿头,进入供需平衡的4.1—4.3亿头区间;蓝色线采用农业部报告(2014年1月未调整)数据,目前已进入供需平衡的4.1—4.3亿头区间,2015年4月份走出供需平衡区间,出现生猪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