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纵观2014年猪价变化,形势不如预期或者低于预期的原因,我们依然需要有个交代。那么什么是形成这一周期变化的影响因素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从供应层面来说,价格形势低迷,促使养猪行业普遍压栏,推迟了生猪出栏的时间。每头上市猪体重如果从110千克推迟到130千克,相当于提高出栏猪数量18.2%,极大地提高了产肉能力,提高了猪肉供应量。生猪存栏量下降对价格的提振作用远不及压栏对价格形成的抑制作用大。
进口猪肉也是供应层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仅仅单纯进口猪肉还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进口了猪的某个部分。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猪身上可以单独做成一盘菜的部分有猪头(猪头肉)、大肠(醋溜肥肠)、排骨(红烧排骨、排骨汤)、猪蹄(酱猪蹄)、肘子(酱肘子、万山蹄)、猪皮(肉皮冻)、猪肝(熘肝尖)、下水(北京炒肝)、猪耳(酱猪耳)、五花肉(毛氏红烧肉、蒜泥白肉)、猪肉(京酱肉丝、焦熘肉段、溜肉片、蒜泥白肉)等等。试想,如果美国生产的出猪肉以外的猪产品都来中国了,将会影响中国15%猪肉副产品市场。如果想要激活市场对生猪的消费,也许烤全猪是最好的主意。
二、从需求层面来讲,有更多的因素影响生猪价格。
1、肉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来源于主力消费人群的变化,随着80后、90后以至于00后的成长,这些人逐渐成为肉食品消费的主力。他们在肉食品选择上的多样化,直接弱化了猪肉在肉食品结构中的地位。一方面来源于对肉食品质量的追求,70后、60后以及更多的老年人群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肉食品质量有了更新的认识,猪肉消费也会明显下降。再者,部分人群为了安全、健康,开始追求素食,直接降低了肉食品本身的需要。
2、控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和全民节约观念的形成直接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而影响猪肉需求量。
需求不旺的结果,对猪肉的消费大幅度下降,从而迫使猪肉卖出低价格。
三、从生猪养殖特点来讲,疫病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只有面对疫情难以控制的时候,才会是养猪人不得不采取抛售的措施。生猪生产的连续性增强了行业对资金需求的连续性,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资金不能到位,为了维持生产,抛售生猪以求得对资金的需要也会影响到猪的价格。
2014年生猪价格就是这么不给力,无论你急与不急,生猪价格,就是这么任性!
|